文章目录[隐藏]
- 必看50件藏品
- 1.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
- 2. 埃及木乃伊(Mummy of Meresamun)精美的彩绘木乃伊棺。
- 3. 希腊黑绘陶瓶(Greek Black-Figure Amphora)
- 4. 帕尔米拉雕像(Palmyrene Bust of Yedibel)
- 5. 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泥板(Cuneiform Tablet)
- 6. 复制品迈锡尼黄金面具(Mycenaean Gold Mask)
- 7. 阿提卡红绘陶瓶(Attic Red-Figure Kylix)
- 8. 罗马帝国硬币(Roman Coin Collection)
- 9. 亚历山大大帝头像(Bust of Alexander the Great)
- 10. 古罗马玻璃瓶(Roman Glassware)
- 11. 科普特织物(Coptic Textile)
- 12. 拜占庭金币(Byzantine Gold Icon)
- 13. 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伊兹尼克青花瓷盘(Iznik Dish)
- 14. 波斯细密画(Persian Miniature Painting)
- 15. 阿拔斯王朝陶器(Abbasid Pottery)
- 16. Study for The School of Athens by Raphael文艺
- 17. 伦勃朗自画像(Self-Portrait by Rembrandt)
- 18. 丢勒版画(Engravings by Albrecht Dürer)
- 19. 莫奈的《滑铁卢桥》(Waterloo Bridge by Claude Monet)
- 20. 透纳的风景画(Landscape by J. M. W. Turner)
- 21. 唐代三彩马(Tang Dynasty Sancai Horse)
- 22. 宋代汝窑青瓷碗(Ru Ware Bowl, Song Dynasty)
- 宋代汝窑青瓷碗的艺术特征:
- 23. 明代青花瓷盘(Ming Dynasty Blue and White Dish)
- 24. 日本浮世绘(Ukiyo-e Prints)
- 25. 印度莫卧儿王朝微型画(Mughal Miniature Painting)
- 26. 吉尔伽美什史诗泥板(Epic of Gilgamesh Tablet)
- 27. 古埃及《亡灵书》
- 28. 马可波罗游记手稿副本(Manuscript of Marco Polo’s Travels)
- 29. 《苏美尔王列表》The Sumerian King List
- 30. 一些非常珍贵的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作品的复制品和草图
- 31. 明代的印章
- 32. 明代的笔洗
- 33. Elaborate Staff-head 13世纪,意大利西西里
- 34. 《带蛇的静物》(Still Life with a Snake)
- 35.《八公图》作者:陈闳
- 36. 日本木雕根付
- 37. Statue ('MacGregor Man') 雕像“麦格雷戈人”
- 38. 中国锡釉瓷砖 1775 -1825
- 39. 镶嵌鹦鹉螺壳杯
- 40.中国书画
- 41. Princess fresco公主壁画
- 42. Icon of Christological Scenes 基督教场景圣像
- 43. Shōka following the warrior Kanshin by moonlight 《月光下的武士寒信与肖河的松花》
- 44. Head of Medusa 美杜莎之头
- 45. 赫拉克勒斯英雄神像
- 46. 伊丽莎白一世肖像(Portrait of Elizabeth I)
- 47. The Garden at the Château des Brouillards, Montmartre, 1895, by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 48. Spring Morning in Han Palace 汉宫春晓图
- 49. A Study in March, John William Inchbold
- 50. 意大利画家卡纳莱托(Canaletto)作品

博物馆以伊莱亚斯·阿什莫尔(Elias Ashmole)的名字命名,他是一位英国收藏家、学者和炼金术师。阿什莫尔将他的私人收藏(包括自然标本、古文物、书籍和手稿等)捐赠给牛津大学,为博物馆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1683年开馆,馆址设在牛津大学的布罗德街(Broad Street)。初期馆藏以自然史、古文物和炼金术工具为主,类似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好奇柜”(Cabinet of Curiosities)。
18-19世纪,增加了大量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亚洲的藏品。博物馆逐渐向艺术博物馆方向发展。1908年,考古与艺术收藏部分从自然历史馆中独立出来,形成现在的阿什莫尔博物馆。
2009年,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扩建,新的展厅使展品数量大幅增加。
现馆址位于牛津市中心,分为多个展区,藏品涵盖古埃及、希腊罗马、伊斯兰艺术、亚洲艺术、欧洲绘画和现代艺术等领域。是全球最重要的学术博物馆之一,与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齐名。
世界第一座大学博物馆,对后来的大学博物馆体系(如哈佛大学的福格博物馆)影响深远。科学与人文结合——最早不仅是艺术和考古博物馆,也包括了炼金术、自然科学标本等。
影响后来的博物馆制度,是最早采用公共开放模式的博物馆之一,让学者和公众都可以接触珍贵文物。
地址:英国牛津,Beaumont Street, Oxford OX1 2PH
门票:免费(部分特展需付费)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17:00,周一闭馆
预约官网:https://www.ashmolean.org/

博物馆门票免费,鼓励捐款,5镑、10镑、20镑。

Ashmolean Museum 总面积约9,400 平方,展厅总数39个,共5层(地下1层 + 地上4层)
地下层(LG – Lower Ground Floor)
- 钱币与奖章馆(Money Gallery)展示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及现代的钱币、奖章和货币体系。
- 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re) 用于教育活动和临时展览。
地面层(G – Ground Floor)
- 古埃及与苏丹展厅(Ancient Egypt and Sudan)木乃伊、石棺、雕像等,包括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 近东与伊斯兰艺术(Ancient Near East and Islamic Art)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泥板、波斯细密画、伊斯兰陶瓷等。
- 希腊与罗马艺术(Greek and Roman Art) 经典雕塑、红黑绘陶器、罗马金币等。
- 19世纪艺术(19th-Century Art)透纳、拉斐尔前派等欧洲绘画大师作品。
一层(1st Floor)欧洲艺术与雕塑
-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Italian Renaissance Art) 拉斐尔、波提切利等大师作品。
- 英国艺术(British Art)英国肖像画、风景画及家具。
- 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Baroque and Rococo Art)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作品。
二层(2nd Floor)亚洲艺术
- 中国艺术(Chinese Art) 唐三彩、青花瓷、宋代书画等。
- 日本艺术(Japanese Art)浮世绘、武士盔甲、茶道器具。
- 印度与东南亚艺术(Indian and Southeast Asian Art)莫卧儿微型画、佛教雕塑。
- 三层(3rd Floor)临时展览厅(Temporary Exhibitions)
- 定期举办国际级特展,内容涵盖艺术、考古、历史等不同主题。
亮点:
- 古埃及馆,参观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和木乃伊。
- 希腊罗马艺术馆,经典雕塑和陶器。
- 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馆,看拉斐尔和波提切利的作品。
- 中国艺术馆,珍贵的宋代汝窑瓷器和书法。

必看50件藏品
1. 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
又称为拉美西斯大帝,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279年—公元前1213年)的法老之一,被誉为古埃及历史上最伟大的法老之一。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战争,扩张了埃及的领土,开展了大量建筑项目,并且以强大的统治力和军事成就著称。

阿门神羊(Amun Ram)
在古埃及,Amun/阿门是最重要的神祇之一,尤其在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年—公元前1070年),阿门被视为宇宙的创造神和埃及的守护神。阿门通常与Ram/公羊形象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雕塑和浮雕中,公羊的头部象征着生育力、力量和神圣权威。
2. 埃及木乃伊(Mummy of Meresamun)精美的彩绘木乃伊棺。

3. 希腊黑绘陶瓶(Greek Black-Figure Amphora)
讲述特洛伊战争的故事。 古希腊陶器中的一种经典类型,特别是在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之间的希腊陶艺中占据重要地位。
黑绘陶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古希腊陶器,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黑色釉料,通过烧制的技艺,使得图案呈现出黑色与红色的对比效果。这些陶瓶通常用于储存、运输或作为陪葬品。其中最常见的形态是双耳瓶(Amphora),它通常用于储存液体(如油、酒)或粮食。
- ①许多黑绘陶瓶上绘制有赫拉克勒斯的十二项劳作、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事迹,展现出古希腊人对于神话和英雄的崇敬。
- ②一些黑绘陶瓶则以几何纹饰为主,展现出早期古希腊陶艺的几何风格。这些图案简单、对称且充满节奏感。
- ③在阿什莫林博物馆,部分黑绘陶瓶展示了饮酒场景,这与古希腊盛行的宴会文化密切相关。

4. 帕尔米拉雕像(Palmyrene Bust of Yedibel)
叙利亚帕尔米拉出土的罗马时期雕塑。
一件出自古帕尔米拉(Palmyra)文明的雕像,现收藏于阿什莫林博物馆。它展现了古代帕尔米拉文化的独特风貌,是研究古代叙利亚地区艺术、帕尔米拉王国以及中东历史的关键文物之一。
帕尔米拉(Palmyra)是位于今天叙利亚的一个古代城市,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商业中心。帕尔米拉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达到了其历史的巅峰,并且在罗马帝国时期与罗马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城市不仅是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而且也是一座融合了希腊、波斯、罗马和阿拉伯文化的城市,展现出丰富的跨文化艺术风格。
帕尔米拉的雕塑艺术非常独特,深受罗马雕刻和古代东方艺术的影响。该城市的雕像大多数是人像,经常描绘上层社会人物,尤其是商人、贵族以及统治者。

5. 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泥板(Cuneiform Tablet)
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即现在的伊拉克地区)使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泥板/湿泥板(通常是黏土)泥板被烤干以便长期保存。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已知文字之一,起源于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最早由古代苏美尔人发明,用来记录法律、交易、文学作品以及行政事务。楔形文字的名字来源于其写作方式——使用类似楔形的印记在泥板上刻写。
这些泥板是研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语言、文化和行政管理的宝贵资料。它们不仅是早期书写技术的体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复制品迈锡尼黄金面具(Mycenaean Gold Mask)
迈锡尼黄金面具(Mycenaean Gold Mask),通常指的是著名的“阿伽门农面具”(Mask of Agamemnon),这是一件出土于希腊迈锡尼文明遗址中的金质面具。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代黄金面具之一,代表了古代希腊文明的辉煌。
7. 阿提卡红绘陶瓶(Attic Red-Figure Kylix)
杰出的希腊红绘陶器,描绘奥林匹斯众神。

阿提卡红绘陶瓶(Attic Red-Figure Kylix)是古希腊阿提卡地区(即雅典周围地区)的一种非常典型的陶器类型,属于红绘陶(Red-Figure Pottery)中的一种形式。阿提卡红绘陶瓶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对古代希腊陶器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讨论阿提卡红绘陶瓶之前,需要先了解红绘陶与黑绘陶之间的区别。古希腊的陶器有两种主要的装饰技术:
- 黑绘陶(Black-Figure Pottery)黑绘陶是古希腊最早的陶器绘画风格之一,最初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的希腊。它使用黑色的颜料绘制图案,背景保留陶土的自然色泽。绘画时,陶器在烧制过程中,黑色部分呈现出深色,而其他部分则保持自然的红色或棕色。
- 红绘陶(Red-Figure Pottery)在公元前530年左右在雅典的阿提卡地区首次出现,并迅速取代了黑绘陶的地位。这种风格的陶器使用了不同的烧制技术,使得图案部分为红色,背景则为黑色。红绘陶的出现是古希腊陶艺技术的一个重要革新,它使得工匠能够更加自由地处理人物和细节的表现。
8. 罗马帝国硬币(Roman Coin Collection)
包含凯撒、奥古斯都等皇帝肖像的金币。

9. 亚历山大大帝头像(Bust of Alexander the Great)
罕见的希腊化时期雕像。

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借展
10. 古罗马玻璃瓶(Roman Glassware)
代表罗马工艺巅峰的玻璃器皿。

11. 科普特织物(Coptic Textile)
早期基督教埃及的织物艺术。


12. 拜占庭金币(Byzantine Gold Icon)
通常指的是拜占庭帝国时期制作的金币,尤其是在公元4世纪到15世纪之间,拜占庭帝国的黄金货币和图标文化。拜占庭金币不仅仅是货币,它们也经常作为宗教和政治象征,展现了拜占庭艺术、帝国权威以及宗教信仰的融合。

13. 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伊兹尼克青花瓷盘(Iznik Dish)
伊兹尼克(Iznik)是土耳其西北部的一个小镇,在奥斯曼帝国黄金时期,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瓷器生产中心。


14. 波斯细密画(Persian Miniature Painting)
这是一种起源于波斯(今伊朗)的传统艺术形式。它以精细的细节、鲜艳的色彩和复杂的构图而闻名,通常描绘历史、文学、宗教或宫廷生活的场景。这些画作通常尺寸较小,因此被称为“细密画”(miniature)。
波斯细密画的黄金时期是在伊斯兰文化的繁荣阶段,尤其是在13世纪至16世纪之间。它受到波斯文学(如菲尔多西的《列王纪》和尼扎米的《五卷诗》)的深刻影响,常常作为书籍插图或独立艺术品出现。

15. 阿拔斯王朝陶器(Abbasid Pottery)
9世纪伊斯兰陶瓷的代表作。
阿拔斯王朝的陶器是伊斯兰黄金时代之一的重要艺术形式,尤其在技术、设计和装饰上都具有高度的创新性。阿拔斯王朝的陶器装饰通常采用几何图案、植物纹饰和阿拉伯书法,反映出伊斯兰文化中对图像的谨慎处理(避免偶像崇拜)。


这些陶器表面常常装饰有浮雕或细致的雕刻,图案有时会有几何图形、植物图案,甚至是动物形象。某些陶器表面会刻有阿拉伯文字或诗句,强调语言与艺术的结合。

阿拔斯王朝的陶器多用于日常生活,如碗、盘子、壶等,但也有一些陶器是作为宗教仪式或皇家宫廷的器物。
16. Study for The School of Athens by Raphael文艺
复兴大师拉斐尔的素描手稿。

17. 伦勃朗自画像(Self-Portrait by Rembrandt)
伦勃朗经典的晚年自画像。

伦勃朗于1606年出生在荷兰的莱顿(Leiden),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宗教题材、历史故事、肖像画以及风景画等。
18. 丢勒版画(Engravings by Albrecht Dürer)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版画作品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丢勒不仅是绘画和雕刻的杰出艺术家,他的版画,尤其是在木刻版画和铜版画方面的成就,使他成为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先驱之一。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出生于1471年,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的父亲是一位黄金匠,丢勒从小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并学习了雕刻、绘画等技艺。



19. 莫奈的《滑铁卢桥》(Waterloo Bridge by Claude Monet)
该画作是莫奈一系列描绘伦敦滑铁卢桥(Waterloo Bridge)景观的作品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0. 透纳的风景画(Landscape by J. M. W. Turner)
19世纪英国风景画的巅峰之作。



21. 唐代三彩马(Tang Dynasty Sancai Horse)

22. 宋代汝窑青瓷碗(Ru Ware Bowl, Song Dynasty)
中国最稀有的瓷器之一。

中国宋代(960-1279年)青瓷陶器的代表之一。汝窑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主要产于今天的河南省汝州市。汝窑的瓷器以其高质量的釉面、优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著称,尤其是在宋代,汝窑陶器曾是皇室专用。
宋代汝窑青瓷碗的艺术特征:
造型简洁优雅:宋代汝窑青瓷碗的造型非常简洁,碗口微外翻,腹部呈弧形,底部略收,整体流畅而稳重。宋代的瓷器设计强调“简约之美”,不追求繁复的装饰,更多地体现出器物本身的优雅与自然。

23. 明代青花瓷盘(Ming Dynasty Blue and White Dish)
代表明代景德镇瓷器。明代(1368-1644年)青花瓷器的经典代表之一,也是阿什莫尔博物馆藏品中的重要展品。青花瓷器以其独特的装饰艺术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中国瓷器的一大亮点。

24. 日本浮世绘(Ukiyo-e Prints)
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8年)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木版画艺术形式,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浮世绘以其生动的表现风格、独特的构图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成为日本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
其中,葛饰北斋(Hokusai)是最具代表性的浮世绘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富岳三十六景》(Thirty-Six Views of Mount Fuji)和其他浮世绘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中的经典之作。阿什莫尔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也收藏了一些由葛饰北斋创作的浮世绘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如何运用浮世绘的技法,传达出日本自然景观、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美感。
葛饰北斋(Hokusai,1760-1849)是浮世绘的巨匠之一,他在浮世绘艺术的创新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以《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作品著称。

25. 印度莫卧儿王朝微型画(Mughal Miniature Painting)

26. 吉尔伽美什史诗泥板(Epic of Gilgamesh Tablet)
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今天的伊拉克地区)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这部史诗通过一系列泥板刻写而成,记载了吉尔伽美什的冒险和他对生命、死亡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吉尔伽美什是公元前26世纪左右乌鲁克城的国王,史诗中描述了他的英雄事迹、与朋友恩奇都的冒险以及寻找永生的故事。这部作品不仅包含英雄主义的冒险,还探讨了诸如死亡、友情、爱的主题,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吉尔伽美什史诗》通过多个泥板上的楔形文字记录下来,最著名的版本是"吉尔伽美什史诗的12号泥板"(The Tablet of Gilgamesh, Tablet 12),这是该史诗中最著名的一块泥板,现存于大英博物馆。这块泥板上记录了《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内容,尤其是史诗的最后一部分,其中吉尔伽美什与乌特那比什提姆(传说中的永生者)对话的部分。
27. 古埃及《亡灵书》

28. 马可波罗游记手稿副本(Manuscript of Marco Polo’s Travels)

29. 《苏美尔王列表》The Sumerian King List
- 年代:公元前2000–1800年
- 产地:拉尔萨,苏美尔(今伊拉克)
- 材料:泥板,刻画并烘烤
- 尺寸:20 x 9.1 cm,重3.175千克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最重要的历史记录之一,它列出了自传说时代至公元前1800年左右,多个城市的统治者以及他们的统治年限。该列表不仅是历史记录,也是神话与传说的混合体,因此其中的一些统治者的年限极为夸张,有的统治年数超过了20,000年。
列表开始于神话时代,其中一些国王并非历史人物,而是传说中的人物,随后列出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王。特别有趣的是,其中包括了非传统的统治者,如牧羊人、渔夫、皮革工匠,甚至还有女性酒馆老板被描述为曾担任过国王。
这块王列表是用泥板刻划的,中央穿过一个木质纺锤,原本可旋转并从四个面读取。现存的《苏美尔王列表》有多个版本,但这件是最完整、保存最好的版本,现收藏于阿什莫林博物馆。
30. 一些非常珍贵的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作品的复制品和草图

31. 明代的印章

32. 明代的笔洗

33. Elaborate Staff-head 13世纪,意大利西西里

34. 《带蛇的静物》(Still Life with a Snake)

35.《八公图》作者:陈闳
《八公图》描绘的是传说中的“八公”——即八位仙人或高士,他们隐居山林、修道成仙,象征着隐逸文化和道家思想。该作品属于道释人物画,强调人物的神韵与意境。
陈闳是南宋宫廷画家,以擅长画马和人物著称,尤其善于表现士人、隐者的风范。《八公图》笔法细腻,人物生动传神,展现了南宋时期精致的工笔画风格。
阿什莫林博物馆收藏了一幅《八公图》,该画可能是宋代或明代的摹本。
36. 日本木雕根付
雕刻木制馒头形根付 Carved wooden manjū netsuke in the form of a squirrel among grapevines,松鼠与葡萄藤图案。约1790年,日本制造。

37. Statue ('MacGregor Man') 雕像“麦格雷戈人”
相关地点:纳卡达(发现地点)
尺寸:39.5厘米(高度)
材料/工艺:玄武岩

38. 中国锡釉瓷砖 1775 -1825

39. 镶嵌鹦鹉螺壳杯

40.中国书画


Praying mantis, bee, and prunus blossom, Chen Fen, May - July 1881,这件作品由陈芬于1881年5月至7月间创作。
陈芬是来自广东省广州的花鸟画专家,他是广东著名画家居廉(1828-1904)的杰出弟子。这幅作品展现了居廉所擅长的工笔画风格。居廉的另外三位弟子后来在1920年代创立了岭南画派,融合了中国与日本的笔法以及西方写实风格。
居廉的三位著名弟子是 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他们共同创立了岭南画派。岭南画派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日本画风以及西方写实技法,强调创新与现实主义,被称为“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绘画流派。高剑父、高奇峰并称“二高”,与陈树人合称为“岭南三杰”。

顾绵作品,字叔宝,号青士,生于江苏苏州,为明代大师画家文徵明(1470-1559)的弟子。他以书法、山水画及兰竹画闻名。画作是在临摹元代大师的风格。可能指的是倪瓒(1301-1374)和黄公望(1269-1354)。该作品曾属于欧振雄(1917-1994)收藏。
欧振雄居住在香港,以收藏和鉴赏中国书画闻名。
41. Princess fresco公主壁画

42. Icon of Christological Scenes 基督教场景圣像
创作年代:18世纪(1701 - 1800年)

43. Shōka following the warrior Kanshin by moonlight 《月光下的武士寒信与肖河的松花》

44. Head of Medusa 美杜莎之头

45. 赫拉克勒斯英雄神像
46. 伊丽莎白一世肖像(Portrait of Elizabeth I)
这双白色皮手套是在1566年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访问牛津大学时赠送给她的,但由于某种原因,她并未保留这双手套。
在她的同父异母兄弟国王爱德华六世和同父异母妹妹玛丽一世去世后,伊丽莎白成为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年仅25岁时登基。她一直统治到1603年去世,享年69岁。
47. The Garden at the Château des Brouillards, Montmartre, 1895, by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法国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作品。
雷诺阿在1890年至1894年间居住在蒙马特。这幅画描绘了布鲁雅尔城堡(Château des Brouillards)的花园,城堡最初建于18世纪,作为乡村住宅,至今依然是巴黎市中心的一片宁静绿洲。

48. Spring Morning in Han Palace 汉宫春晓图

49. A Study in March, John William Inchbold
前拉斐尔派艺术家约翰·威廉·因奇博尔德(John William Inchbold,1830–1888)。这幅作品被认为曾于1855年在皇家学院展出,并受威廉·华兹华斯在《远足》(Excursion)中的诗句启发:
“前景中的报春花和风铃草, 以及山脊上的母羊与两只小羊, 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虽然树木仍然光秃, 但它们的枝条在蓝天映衬下被精细勾勒。”
这幅春天的画作展现了因奇博尔德受约翰·拉斯金影响的细腻描绘,以及前拉斐尔派艺术家对自然的赞美。(华兹华斯也是我喜欢的诗人,譬如我的签名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50. 意大利画家卡纳莱托(Canaletto)作品
本名乔瓦尼·安东尼奥·卡纳尔(Giovanni Antonio Canal),以其威尼斯城市景观和一些美丽的威尼斯幻想景观而闻名。
这幅描绘布伦塔运河上的多洛(Dolo)的画作是艺术家在1727年至1737年间创作的。布伦塔运河两岸排列着优雅的别墅,是从北方抵达威尼斯的的门户。
卡纳莱托在创作风景画之前,通常会进行详细的准备性素描,其中一些素描可以在博物馆的西方艺术版画室找到。


弗雷德里克·桑迪斯(Frederick Sandys,1829-1904)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插画家和版画家,风格深受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的影响。他以细腻的绘画技巧、丰富的色彩以及对女性肖像的优雅刻画而著称。
代表作除了《Vivian》,还有
《梅迪亚》(Medea,1868 描绘希腊神话中梅迪亚施展魔法的场景,充满神秘和象征意味,是他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